行业新闻
总结既往 开创先河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第七次会员大会暨七届一次理事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1-08-20 来源:EVO视讯
2015年12月14日9时,北京友谊宾馆友谊宫聚英厅座无虚席,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第七次会员大会暨七届一次理事会隆重召开。此次大会为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理事会换届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领导机构负责人和监事会成员。东方雨虹董事长李卫国当选为新一届理事会会长,开创了协会由企业家担任会长的先河;朱冬青当选为秘书长。来自全国各地的会员代表、建筑防水企业、地方社团、科研机构及媒体等近600人参加了此次大会,其中会员代表391人。
总结六届理事会经验
大会总结了第六届理事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对下届理事会任期内的工作提出建议。
六届理事会理事长朱冬青代表第六届理事会做了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报告题为“结构调整 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 整合重组 在新常态中迎接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报告首先回顾了第六届理事会所做工作,并对“十二五”期间建筑防水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报告指出,过去5年,在第六届理事会的领导下,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在推动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质量提升、技术交流、人才培养和行业自律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行业快速发展,同时产业集中度低、产能严重过剩、获证企业生产“非标”、“低标”产品、无证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不容回避,行业还面临着节能环保、转型升级的压力。
未来五年,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建筑防水行业已由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同时绿色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新型节能房屋、生态治理工程建设、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管廊和巨大的刚性翻修市场等将成为行业可开拓的方向。因此,报告建议新一届理事会从编制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基本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严格行业自律、搭建行业服务平台等六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秘书长孙向远代表建材联合会致辞。他肯定了朱冬青所做的工作报告以及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第六届理事会所做的工作,协会成绩体现在:一是在联合会所代管的各专业协会中,出色地打通了行业产业链,以标准作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手段。二是有强有力的工作团队。在联合会系统专业协会考核体系中,连续多年保持优秀。今年联合会把参加民政部“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评选的唯一一个推荐名额给了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三是勇于创新。特别是今年的换届工作在探索社团组织制度建设上有所创新,选举企业家为会长,设立监事会,采取理事会差额选举协会领导机构负责人人选,会员代表大会直选领导机构,并继续探索企业家轮值制等,这些都符合中央对社会组织改革的方向。
他说,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第七届理事会是在“十二五”规划即将完成,“十三五”规划将要开始的时候产生的。防水行业正处于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希望防水协会在新一届理事会的带领下,引领行业的发展、加快企业化管理步伐、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第七届理事会诞生
随后,六届理事会秘书长苗燕宣读了中国建材联合会《EVO视讯》。大会审议并表决通过了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EVO视讯》及相关议案。
朱冬青还宣读了《EVO视讯》。他说, 5年来,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防水行业总产值增长了2倍,主要产品产量增长了66%,投资完成额增长了2.5倍,主营业务收入和行业利润总额增长了将近1倍。六届理事会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EVO视讯》的发展目标也基本完成。5年中,行业气氛融洽、团结。这些都离不开第六届协会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和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
随后,大会进行了庄严的投票选举。下午1时,大会复会,选举产生了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领导机构负责人和监事会成员:李卫国当选为新一届理事长会长,朱冬青当选为秘书长(法定代表人),王志毅等22人当选为副会长,朱德明当选为监事会主席,杨际梅、高妍当选为监事,尚华胜、陈岳当选为副秘书长。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新一届理事会领导机构成员上台与大家见面,与会代表报以热烈的掌声。会长及副会长还宣读了就职誓词,由会长李卫国领读。
李卫国随后发表就职演说,他表示:“经济下行状态下,建筑防水行业一枝独秀,感恩同道、珍惜行业。在新的发展阶段,将切实履行好岗位职责,不辜负会员代表的信任和希望,维护行业长远的战略方向。”
朱冬青在就职演说中说,感谢大家十年来对自己工作的支持,今后将继续履职,做好本职工作,相信新一届理事会会在未来五年获得新的胜利。
大会最后,朱冬青以新当选秘书长身份做了《EVO视讯》,对全年行业经济运行中的关键事件、行业技术走势、市场热点和经济指标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报告指出,防水行业已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低速增长,行业面临产业升级、商业模式、创新方式三大转型。在产业升级中,他特别谈到了供给侧改革的问题并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在商业模式转型中,他认为中国可以借鉴日本的施工组合模式,由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而创新方式则可以从概念式创新向基础理论研究转型、由科技创新向全面创新转型。
下午两点,大会圆满结束。此次换届大会完成了协会理事会的新旧交替,是协会组织机构大胆创新的产物。大会上形成的重要决议,将影响行业未来的走向,值得全行业关注。